国际社会关注北京扣押艾未未又拒交代原因之际,中共官方新华社今晨零时 14分,对外发英文稿,指艾未未可能涉经济犯罪,而遭当局扣查。另外,《人民日报》属下《环球时报》昨发表社评,将艾冠为「特立独行者」,指他喜欢在法律边缘活动,衝击中国法律底线,「他应为自己的特殊选择付出一些代价」。
社评题为〈法律不会为特立独行者弯曲〉,开篇就驳斥西方借艾未未事件攻击中国人权是「天大的笑话」,是对中国政治框架的衝撞和无视中国司法主权。社评指,艾喜欢在法律边缘活动,常干别人不敢干的事,「他本人大概清楚,很多时他离法律红线不远」。社评坦言,中国在如何对待艾未未这样的人问题上经验不多,但只要艾未未不断往前衝,他有一天触线是很可能的事;「艾未未如果选择与普通人不同的对法律的态度,法律不会因为西方舆论的批评,就在一些『特殊的人』面前绕弯,做让步」。
外界认为,该社评是为当局对艾未未案定性而造势。网民炮轰该篇社评,《环球时报》网有大量质疑声音:「千古奇文!」「为甚麽不介绍艾未未具体做了些甚麽?他为甚麽要用特别方式挑战你们?」「法律可以不为艾未未弯曲,也不应为特权者弯曲!」
BBC报道:“新华社:艾未未涉嫌经济犯罪受调查”新华社很快删除了该报道
新华网在其网页删除了有关消息,不过香港《文汇报》却刊登了这条消息。
中国官方新华社报道说,艾未未因为“涉嫌经济犯罪” 正在接受警方调查。
4月7日在香港出版的亲北京《文汇报》“A9中国新闻”头条标题为“新華社:艾未未涉經濟犯罪正受查”
这篇报道第一段说:“新华社今日凌晨引述公安部门消息指,艾未未因为涉嫌经济犯罪,正依法接受调查。”
此前西方媒体报道说,新华网一度发布了相关的英文信息,但随后被删除。估计可能是中国有关当局在发布这条消息后,又改变主意,决定撤回。
由于香港报纸的截稿付印时间是每天晚上的零时左右,不排除北京因此来不及把命令传达到香港《文汇报》。
英文简讯
BBC中文网记者在搜索引擎Google以英语输入“艾未未 新华社”,第二条显示结果就是英文版新华网的有关新闻简讯。
该简讯4月6日发自北京,第一段说“警方周三表示,正在调查艾未未,怀疑他涉及经济犯罪。”
不过当BBC记者试图点击该连接时,新华网的网页却显示“对不起,此新闻已经被删除”。
很多海外的网站都用截图的形式把新华网这个只有一段话的英文简讯上载到网络上。
经济犯罪
这并非中国当局第一次以“经济犯罪”的罪名拘捕以敢言而出名的人。
2004年,《南方都市报》编辑程益中因“涉嫌经济犯罪”问题被当局立案侦查。但随后以证据不足为由,将其释放。
《人民日报》旗下的《环球时报》4月6日,首次就艾未未拘押发表社论。
该社论说,艾未未是个“特立独行者”,说他是因涉出境“手续不全”据信被中国警方“带走”的。
社论还抨击西方在艾未未被拘押的事情上无视中国司法主权,“故意把一个简单的案例放到国家政治甚至国际政治的不相称的位置。”
艾未未周日在北京首都机场准备搭机前往香港时被警方带走。欧美等国连日来纷纷要求中国释放他。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